导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废除了死刑,虽然仍保留了一小部分,但执行死刑的人数很少。死刑剥夺了囚犯的生命,也是最严厉的惩罚。那么死刑判决后多久?行刑方式是什么?跟着家律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判处死刑后多久执行?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满两年后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满两年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故意犯罪查实属实的,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应当逐级报最高法院核准。在司法实践中,死刑复核期限可长可短,由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节决定。法院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执行死刑。
死刑执行方式有哪些?

死刑可以在行刑地点或者指定的羁押地点执行。
行刑场地不得设在繁华地段。靠近主要的交通道路和旅游景点。
死刑应当以开枪或者注射的方式执行。开枪执行,人民法院有执行条件的,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执行条件的,可以交付武警执行。公安机关对死刑的执行负有警戒责任。
注射执行死刑的,应当在指定的行刑地点或者羁押地点执行。
枪击、注射以外的其他方法执行死刑,应当事先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哪些人不适合死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
2、对于在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