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官方通报婚车失控事件]1月18日,湖北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一辆奔驰婚车内,一对兄弟姐妹因驾驶员操作不当遇难。目前,该司机已被警方控制。据悉,司机已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那么,如果开车撞死人被原谅了,还会被判刑吗?如何赔偿驾车造成的死亡?
[跑路婚车官方报道]7月18日,湖北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辆奔驰婚车在小区门口撞上一对兄妹(分别为8岁和6岁),造成他们不幸死亡。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7月22日晚,襄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官网消息称,7月18日10时57分,高新区莲山路新家园社区发生一起车祸。
经查,该小区一名居民当天结婚。潘某某(男,52岁,香洲区人)驾驶婚车冲进小区门口。
由于操作不当,两名儿童受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侦查,公安机关排除了潘某酒驾、毒驾、故意报复的嫌疑。
潘某因玩忽职守致人死亡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通报称,遇难者家属已与司机达成谅解。
网络视频画面显示,一辆黑色轿车在小区入口处,突然加速驶入行人小区,行人被飞车击中。
据时间视频报道,事发后,6岁的弟弟当场死亡,8岁的妹妹头部被石碑压碎,医疗抢救无效。
开车撞死人获得谅解还会判刑?

根据法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承担全部责任或者重大责任的,要视具体情况追究刑事责任;能够积极赔偿并得到受害人家属理解的,可以从轻处罚。
法律依据:
1、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造成交通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对事故承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造成三人以上死亡的,应当承担相同的事故责任;
(三)直接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损失,对事故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不能赔偿300000元以上的。
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共同犯罪量刑的指导意见(发[2013]14号)。
(三)一般量刑情节的适用。
9、对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认罪悔罪程度,可减免基准刑40%以下;被害人积极赔偿但未取得谅解的,可减免基准刑30%以下;被害人无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减免基准刑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
开车撞死人怎么赔偿?

1、死亡赔偿金的、具体计算。
死亡赔偿金按照上诉庭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纯收入标准,以20年为基期计算。
但是,60岁以上的人,每增加一年年龄就减少1年;75岁以上的人,按5年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下人员)=上诉庭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纯收入×20年;
(二)死亡赔偿金(60周岁以上人员)=上诉庭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20周岁-增长年龄);
(三)死亡赔偿金(75周岁以上人员)=上诉庭所在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上一年度纯收入×5年。
2、受抚养人生活费、补偿标准。
过去,受抚养人的生活费补偿标准是生活困难补助标准或基本生活费标准。
前者每月几十元,后者实际上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月只有二三百元。
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标准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也体现了赔偿和损害的一致性。
同时,《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受抚养人为未成年人的,按18周岁计算,60周岁以上每增加一年减1年,75周岁以上减5年。
这也不同于《办法》中的《办法》中规定的《未成年人计至16周岁,50周岁以下每增加一年减1岁,50周岁以上按5周岁计算》的规定。《办法》规定,未满16周岁的,每增加一年,减1岁;50周岁以上的,按5周岁计算。
具体计算公式:
(一)受抚养人(未成年人)生活费=残疾等级(一级残疾等级为100%,二级残疾等级为10%,其他残疾等级为100%)×上一年度上诉法院所在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周岁);
(二)受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和其他生活来源的)生活费=残疾等级(一级为100%,11级为10%,其他为100%)×上诉庭所在地上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
(三)受抚养人(60周岁以上)生活费=残疾等级(一级残疾100%,二级残疾10%,其他残疾100%)×上诉庭所在地上一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年-增长年限);
(四)受抚养人(75周岁以上)生活费=残疾等级(一级残疾100%,二级残疾10%,其他残疾100%)×上一年度城乡居民在上诉法院所在地的人均消费支出×5年。
3、丧葬费、补偿标准。
丧葬费按上诉庭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按6个月合计计算。
受害人因人身伤害死亡的,无论受害人职业、身份、工作、性别、年龄等不同,生前居住在城镇还是农村,丧葬费的支付不再有差别,适用同一标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