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陈波的律师在接受记者法律咨询时表示,他已获得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判决维持原判。

陈波告诉记者,2015年3月,他在豪大公司买了一辆保时捷。豪大公司,汽车音响也属于厂家选择范围,因为喜欢在车里听 音乐,陈波选择了一个汽车音响品牌。直到2017年6月,当他试图卖掉自己的车时,他才发现音响是假的。
随后,陈波找到豪大公司商量。豪大公司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为陈波更换原装音响,为保时捷免费做终身维修。陈波对该方案 并不满意,于2017年8月找律师向重庆市渝北区法院起诉豪大公司,要求“三合一退款”。
2018年4月8日,重庆市新道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受渝北区法院委托,就涉案音频发布了《专家意见》。评价意见如下:虽然 涉及车辆的音响系统表面贴有品牌标识,但经过调查比较,涉及车辆的音响系统为非品牌保时捷汽车音响系统。
初审发现欺诈获“退一赔三”

2018年8月27日,渝北区法院对陈波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裁定,豪大公司以“BOSE”的名义销售普通音响存在欺诈行为 。
然而,由于浩大公司虚报和隐瞒音频配置,导致涉案车辆未达到约定的整车质量标准,这足以影响陈波做出是否买车的决定 。因此,郝大公司对涉案车辆音频的欺诈构成了对整辆车的欺诈,支持陈波“一赔三赔”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撤销陈波与豪大公司签订的《汽车销售合同》。判决生效后10日内,陈波将购买的车辆退还。在判决生效后10天内 ,豪大公司为陈波购车退还61.98万元,并为陈波的赔偿金支付了18.54万元。
豪大公司不服初审判决,提起上诉。
上诉被驳回,原判维持原判
昨天下午,陈波的律师告诉记者,已得到二审判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脆弱的一面,同时,消费者专业知识的真实性识别能力是有限的,所涉及的商品汽车音响造假,不是普通人肉眼可以感知,如消 费者没有发现缺陷,这种商品是卖方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它欺诈和法律责任,因此,这种情况下根据车辆的“退一赔三”处 理厂商也属于公平,也有利于促进行业自律和规范的健康发展。
律师陈烨在接受《北青日报》采访时表示,这起案件可能成为中国首例因音响欺诈而构成整车辆欺诈的案件,通过个案来规 范市场行为,有利于维护所有消费者的权益。
下一步或追究“金融服务费”

而除了音响的问题,记者了解到,陈波在购买这辆车时还被要求“必须抵押买车”,并支付了抵押贷款进行保险费11016元 ,公证、担保费1200元,抵押服务费10800元。陈波说,他最近关注了西安女性奔驰车主的权益,却发现自己在买车时也被 收取了“金融服务费”。“我们也希望找律师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追究或起诉‘金融服务费’的问题。”
